重温柏坡赶考路,赤心如炬华北红——“新赶考”宣讲团在行动

时间:2024-09-11浏览:51设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上好“大思政课”,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于20245月专门成立“新赶考”宣讲团,成功入选团中央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1000支队伍。

 “新赶考”宣讲团由14名政治素养过硬、能力水平突出的优秀青年学生骨干组成,致力于发挥师范专业特色优势,用青年视角解读西柏坡精神,开拓党史宣传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凝心铸魂的使命。宣讲团充分发掘校内外资源,深入高校、小学、社区、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西柏坡精神群众性主题宣讲教育活动,暑假期间,开展了二十余场宣讲活动,覆盖徐州、苏州、无锡等地,服务总时长超300小时,线上线下服务覆盖人数2000余人。

打磨精品宣讲内容,深挖红色资源内涵

触摸历史记忆,厚植家国情怀。“新赶考”宣讲团以西柏坡红色文化根脉为主线,领会“两个务必”深邃思想,把握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宣讲内容,寻找“小切口”阐释“大道理”。自宣讲团成立以来,成员们认真参与技能培训,开展集体研讨试课,反复打磨宣讲内容,精选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重大历史决策内容以及毛泽东、刘少奇、闫青海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在回溯历史中增进学生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此外,宣讲团注重探索西柏坡在新时代的转型之路,从特色建筑、特色美食、著名红色景点多个维度推介西柏坡红色资源,引领学生们从崭新视角去理解西柏坡精神,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打造趣味第二课堂,创新活动育人方式

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宣讲团积极创建第二课堂,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西柏坡精神,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宣讲团创新性提出了“听、说、唱、画、演”多感官运作的独特宣讲模式,涵盖理论宣讲、故事续说、童声合唱、地图绘制、情景互动多种形式,提高宣讲的互动性、深入性、可接受性,让西柏坡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地本土文化,充分发挥社团特色,打造多样化课堂,如“重温光辉党史”红色剪纸活动、“传统文化创新之道”非遗漆扇制作、“党徽熠熠照心间”超轻粘土课程、“西柏坡的王二小”折纸课程等,寓教于乐,在趣味课堂中激发对红色文化的热情,走“新”更走“心”。

打通艺术育人通道,提升以文化人实效

遵循“艺术育人,德育润心”的理念,宣讲团成员发挥自身特长,策划了“梦回西柏坡,青春绽芳华”文艺汇演,巧妙地将西柏坡精神融入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在沉浸式艺术体验中拓展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宣讲团紧扣红色教育主题,采用舞蹈、理论宣讲影子剧、演讲、朗诵多种演绎方式带领学生们重温党的峥嵘岁月,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实现“红色教育+艺术培育”双成长,让西柏坡精神浸润心田。宣讲团成员引导学生共同上台演绎,学生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由“被动者”变成“参与者”,在双向互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增进了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

 “新赶考”宣讲团以创新为驱动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方式手段,创新形式载体,坚持“打磨、打造、打通”独特宣讲策略,并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宣讲范围。为了突破地域限制,宣讲团成员紧跟新媒体潮流,探索思政育人新阵地,运用云平台打造线上宣讲课堂,拓展“主客体互动”渠道,与学生们亲密交流、深入探讨,不断以高质量宣讲引领青年学子深刻领会红色革命精神,让西柏坡精神传播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重温柏坡赶考路,赤心如炬华北红。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新赶考”宣讲团将牢记“赶考”初心,以饱满的热情加强理论学习,开展灵活多样的宣讲活动,以己为炬,传递西柏坡精神的信仰薪火,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让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续写“赶考”新篇章。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