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时间:2023-09-24浏览:590设置

923日,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分析测试中心100D顺利召开。国内心理学界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彭城,共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心理学理论创新”这一大会主题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上午830分,论坛开幕。吉林大学高申春教授主持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娄峥嵘教授致欢迎辞,她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办学层次。她希望能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加强我校与省内外各高校、各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赵国祥教授讲话,他认为理论心理学工作者要坚持学科自信和行动定力,才能支撑起中国心理学知识体系大厦,并要求理论心理学研究者将心理学与社会需求、大众百姓建立联系,同时希望理论心理学研究者扎根中国大地,能够结合中国特色,建设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贾林祥教授致开幕词,指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浪潮对许多行业产生巨大冲击,引发许多社会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心理学的理论创新。理论心理学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心理学思想、吸收西方心理学的合理成分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实现心理学自身的变革与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娄峥嵘教授及各位心理学专家于学校久久广场合影留念。

上午910分,大会进入专家主旨报告阶段,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郭永玉教授通过视频引入,探究创新视角下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认为心理学专业应该更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并对青年学者寄语如下:一要保持对中外历史知识的学习;二要保持对中西方思想史的学习,为研究提供思想深度;三要保持对社会科学的关注。

温州医科大学蒋柯教授分别从符号计算为什么不能产生意识、行动逻辑是意识的基础、意义计算与皮亚杰机、机器是否有意识四个层面来探讨皮亚杰的意识科学与机器人的意识。厦门大学王波教授以“理论心理学的‘理论’反思”为题,深入探讨何谓理论。王教授指出真正构成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基石、撑起中国心理学学科体系大厦,乃是理论心理学或各种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理论是一种观察,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认识。将理论理解为个体认知发展的道路,也是方法论的道路,从而为心理学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江苏师范大学孙配贞教授以“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孝道困境及其超越”为题,分别介绍了“青少年孝道困境的现实表现”、“青少年孝道困境应对方式”两个研究。当前社会转型和孝道观念的代际变迁导致孝道面临困境,孝道困境的消解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传统孝道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重构和转型;其次,提倡孝道教育;最后,完善有关的制度政策及法制化建设,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引领作用,营造“尊老重孝”的社会文化氛围。

南京师范大学崔光辉教授以“心理学的人文返乡”为主题,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回返问题。第一个层面是以自己为例,从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到实践的历程角度出发,第二个层面是关于概念的推演。他指出心理学不能仅仅研究人的生物学属性,而应该回返到我们自己的内在生命,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理解他人、理解众生。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是心理学家的一套修养身心的实践历程,需要守护初心。

23日下午,四个分会场分别以“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方法论”、“心理传记与心理学史”、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研究前沿”、“文化心理学与心理学研究前沿”为主题进行报告,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48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各场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引起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