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星火·筑梦”宣讲团开展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活动

时间:2023-06-21浏览:2615设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弘扬井冈山精神,自觉当好“红色血脉”的忠实践行者,教育科学学院积极响应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挥中心等的号召,组建“星火·筑梦”宣讲团,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

团队共有12名成员,由教育科学学院师范专业的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共青团员组成。自成立以来,团队深挖井冈山精神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师范学科特色,打造红色教育第二课堂,致力于在新时代发扬红色文化,助力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目前,“星火·筑梦”宣讲团已于20236月中上旬期间进入徐州市星光碧水湾小学、徐州市新教育学校、睢宁县东城区实验学校、宁海外国语学校等地开展主题宣讲,覆盖1300余人次。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团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致力于将理论融于实践,推动面向教育系统的宣讲活动走深走实。颜世纪同学带来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宣讲,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激励同学们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引导广大青少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建设者,建功中国式现代化。宣讲活动以井冈山精神主题教育为契机,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讲好井冈山精神故事的能力,转化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转化为讲好井冈山故事、宣传井冈山精神的务实行动。

红色故事耀桃李,井冈巍巍筑童梦。宣讲团成员利用“童言童语”,编创了一系列少年儿童喜爱的“井冈山的小故事”:宣讲团成员谢瑶佳讲述故事《八角楼里一根灯芯》,鞭辟入里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八角楼里毛泽东与一根灯芯的故事,呼吁同学们学习八角楼故事中折射出的勤俭简约、务实尽责、敢为人先的精神。宣讲团成员钱瑜婷为同学们介绍《一根扁担见真情》,向大家娓娓道来革命先辈朱德挑粮上山、以身作则的动人故事。宣讲团成员张阅介绍《朱军长与团结菜》,引导同学们学习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精神。宣讲团成员郭琪讲述了故事《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凸显出了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与其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宣讲团成员朱嘉琪讲述《聂槐妆妙计送盐》,带领同学们感悟井冈山精神中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的时代意义。宣讲团成员姚妍娣讲述《脚蘸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以血写志勇赴死”等故事展现英雄人物刘仁堪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红色精神。宣讲团成员黄心怡从诸葛亮的“空城计”引出故事《黄洋界上的“空山计”》,揭示了井冈山战士们身上艰苦奋斗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并号召同学们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情景体验展风采,学思践悟促成长。除理论知识宣讲外,“星火筑梦”宣讲团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创意实践活动。例如,宣讲团成员谢瑶佳组织制作了红色革命创意书签,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井冈山革命的记忆;宣讲团成员钱瑜婷开展了“劝一劝朱德”情景小剧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朱德以身作则的优良品质;宣讲团成员朱嘉琪组织开展“聂槐妆妙计送盐”情景剧表演,同学们深深感动于军民间的鱼水之情;姚妍娣邀请同学们上台演绎“刘仁堪英勇赴刑场”的情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井冈山战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听讲感悟融入行动中,更加具体而深刻地学习了井冈山精神

星火·筑梦”宣讲团以学习宣传贯彻井冈山精神主线,做好井冈山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故事+活动+红色精神”的模式,建起一个个党史学习室、英雄小讲堂,引导少年儿童用眼睛发现红色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未来,“星火·筑梦”宣讲团将继续认真准备宣讲内容、精心设计宣讲形式、突破地域局限,依托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等实践活动载体,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活,引导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做井冈山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践行者。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