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研究生培养四十周年暨首届研究生学术周活动第十二讲

时间:2019-12-07浏览:65设置

126日上午830,南通大学苗雪红教授应我院“纪念研究生培养四十周年暨首届研究生学术周”活动邀请,在敬文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童年研究:当代多学科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苗曼老师主持,师远贤老师、刘剑眉老师、王志丹老师、刘艳玲老师、王兰第老师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全体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参加。

苗雪红教授从儿童研究的多学科协同、儿童研究的团队化、儿童研究的生态化、儿童研究的多功能转化等角度为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伊始,苗雪红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同学们了解到了苗教授的学科背景和治学态度。随后,苗雪红教授围绕本讲座的主题进行详尽阐述。她认为童年有多重所指,在多学科童年研究视野中,“童年”这一术语至少包含四层含义,这四种“童年”的所指分别从生物现象、精神(心理)现象、社会文化现象三个维度思考人生的早期阶段及其社会生活,童年研究和儿童研究都呈多学科协同的趋势。所谓“多学科”包含哲学、生物学、文学等。在哲学方面,苗雪红教授为大家阐释了童年哲学是什么,儿童哲学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生物学方面,苗雪红教授指出梳理了不同时代的生物学研究儿童发展的基本路径,指出了生物学对于儿童研究做出的三点贡献。第一,关于个体发育机制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童年的生物学根源,即人类独特的生长发育模式的进化。第二,强调了环境对发育的影响。第三,分子生物学影响到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她指出,生物学是影响人类发展研究的根基性学科;在文学方面,苗雪红教授给同学们分享了华兹华斯的《彩虹》这首诗,意图说明研究者可以从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原初体验出发,对儿童进行哲学思考。在儿童研究的团队化这一主题上,苗雪红教授指明多学科协同研究这一趋势,并且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多学科协同研究的成果。在儿童研究的生态化主题上,苗雪红教授从思想方式和研究方法角度揭示如何做到儿童研究的生态化。苗雪红教授的讲座融广博精深的理论视野与鲜活的幼儿教育实践为一体,在生动朴实、深入浅出的娓娓讲述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幼儿教育研究的盛宴。在座的老师与同学们均深受启发,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出了各种问题,苗雪红教授均一一作了精准、详细、生动的回答。

苗雪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多学科儿童发展、儿童教育基本理论、幼儿教师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研究。从2014年开始受聘于苏州市多家幼儿园以及0-3岁科学育儿指导中心担任课程专家,持续深度参与省内外0-6岁学前教育改革实践。

主讲人:南通大学苗雪红教授

主讲人:苗雪红教授(左)  主持人:苗曼老师(右)

主讲人:苗雪红教授(左)  主持人:苗曼老师(右)

学生在互动

学生在互动

在场师生在听报告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