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上午,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结业典礼在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教育科学学院106报告厅举行。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教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研究生院承办,以“教育哲学的前沿探索与时代使命:迈向教育强国之路”为主题,吸引了全国17个省市34所高校的1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自7月6日开班以来,经过三天的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与交流互动,学员们积极投入,收获丰富,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
在7月7日的学术活动中,暑期学校安排了多场精彩讲座和研究生分论坛研讨。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的教育价值话语体系”展开讲座,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价值的核心话语及其实践路径;湖州师范学院舒志定教授以马克思《莱茵报》政治文章中的教育问题为切入点,剖析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胡萨教授从现象学教育学视角探讨了教学变革与本质直观教学的基本原则;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Mohamad Sattar教授则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前沿动态,强调了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的结合。下午,分设“教育现象学”、“教育社会学”和“德育·美育”三个研究生主题论坛,学员们积极汇报研究成果,评议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7月8日上午,暑期学校继续进行专题讲座。东北师范大学邹红军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师职业的影响,提出了“人机对齐”理论框架。陕西师范大学胡金木教授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伦理问题,强调技术与教育的平衡。北京师范大学郝文武教授则从历史和文化视角,探讨了“教育”与“培养”概念的演变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随后,结业典礼正式举行。
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韩聪慧同学分享了她与教育哲学对话的感悟,从时代对哲学的需求、现代教育需要哲学的缘由以及保持哲学思考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表达了对暑期学校提供学习机会的感谢。江苏师范大学李雅靓同学也分享了参加暑期学校的经历与感悟,她表示教育哲学连接了抽象哲学理念与具体教育行为,此次学习让她受益匪浅。
随后,江苏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高展公布了本期暑期学校优秀学员名单,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欣、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鹏为田唯一、金楠等20名优秀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并合影留念。
最后,张欣书记致辞。他代表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向授课的石中英教授等十余位学者致以敬意,向来自34所高校的百余位研究生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期暑期学校践行了雅斯贝尔斯“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的理念,强调未经哲学审视的教育难担强国之责,哲学之思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护航。他提到活动中不仅有智慧聆听,更有对话创造,体现了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力量,让对话孕育创新。最后,他强调结业是知行合一的起点,鼓励大家带着思想武器回归研究,还结合江苏师范大学校史,以怀特海、蔡元培的话语激励大家,提出个人、学术、时代层面的共勉方向,强调结业是向教育强国之路出发的号角。
本次暑期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学员研讨、分论坛汇报等多种形式,为参与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凝聚了教育哲学探索力量,激励学员们将前沿思想践行于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之中,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持续的思想动能。
(一审:石亚美, 二审:程从柱, 三审: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