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陈鹏,男,教授,教育学博士,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学类教指委中小学教育专委会委员、全国职业高等学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为本科生讲授《教育学》《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课程;为硕士生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等课程;主持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省级教学成果奖等教学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劳动教育、教师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近10项;在《教育研究》(5篇)等CSSCI、SSCI、中文核心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20余项,指导多名学生考取博士研究生。
二、主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产教融合政策百年话语变迁”(24FJKB008)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源有效供给视角下普职教育衔接研究”(BJA180098)
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CJA120157)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规划基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及实践谱系研究”(24YJA880005)
5.主持退役军人事务部招标项目“开展系统干部学历教育研究”
6.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1JYB003)
7.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源供给侧视角下普职教育衔接研究”(17JYC011)
8.主持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项目“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逻辑与路径研究”(2017ZDIXM051)
9.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苏锡常都市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城际协同制度设计研究”(B-b/2024/02/44)
10.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工科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C-c/2018/01/18)
11.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际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的经验与借鉴”(D/2015/01/43)
12.主持江苏省杰出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01)
13.主持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人本主义视角的美国职业教育研究”(12XWR014)
三、主持教研项目
1.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思维的教学质量保障研究”(019JSJG346)
2.主持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程群”专项课题“新时代师范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JDKT054)
3.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建模与行动研究”(2023JSJG450)
4.主持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AI赋能教育家精神:教育硕士数智化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GKT25_B 040)
四、科研获奖情况
1.202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2)
2.2020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1/1)
3.2020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1)
4.201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1)
5.2018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1)
6.2016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2)
7.201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2)
8.201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2)
五、教学获奖情况
1.202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
2.2021 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
3.2022 江苏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7)
六、出版专著、教材
1.陈鹏.走进多彩职业世界:小学职业启蒙系列丛书(1-8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5.
2.陈鹏.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3.陈鹏.小学劳动教育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陈鹏.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5.陈鹏,等.职业启蒙教育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6.陈鹏.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7.陈鹏.澄明与借镜:人本主义视角的美国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七、发表论文(2012年以来)
(一)外文论文
1.Zhang, X. H., Chen, P.*, Chen, Y. W. & Köhler, T. Exploring the path for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in China'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ra: Based on Germany's practice[J]. Vocation, Technology & Education, 2025, 2(1). doi:10.54844/vte.2024.0786.
2.Chen, P., Schmidtke, C. & Jin X. L. Chinese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kill form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ducational policies[J]. Vocation, Technology & Education, 2024, 1(3). doi:10.54844/vte.2024.0677.
3.Chen, P. & Schmidtke, C. Instructors’ Perspectives on Humanist Elementsin U.S. Post-Secondary Technical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7, 4(2): 117-145.
4.Schmidtke, C & Chen, P. Component Theories for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A Propos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ul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ESCI), 2016, 7(4): 33-50.
5.Schmidtke, C & Chen, P. Philosoph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 Historical Overview.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SSCI), 2012, 46(3): 432-448.
(二)CSSCI期刊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陆宇正, 陈鹏(通讯作者).教育强国战略引领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目标指向与行动路径[J/OL].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1-9[2025-09-11].https://doi.org/10.16697/j.1674-5485.2025.08.011.
2.刘铖, 陈鹏(通讯作者).“师范热”现象是“实质繁荣”吗?——基于跨专业教育硕士“跨考”行动逻辑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CSSCI),2025,(02):71-78.
3.陈鹏, 李元博.中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形成的动力机制及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5-2026 CSSCI扩展版),2025,(04):15-25.
4.陈鹏, 赵强, 王恒.中职升学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2021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4,44(21):46-55.
5.陈鹏, 李小文, 陆爽.中高职一体化的国际典型模式及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24,51(12):68-85. (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25年第5期全文转载)
6.陈鹏,刘铖,陈沛酉.从“脱嵌”到“互嵌”:职业教育赋能“零工劳动”的角色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21):67-74. (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3期全文转载)
7.陈鹏.职业教育赋能“双碳”社会契约建构的角色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22,34(06):73-81+111.
8.刘铖, 陈鹏(通讯作者).寻求“位育”的“辩证法”——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身份—能动性”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CSSCI),2022,34(06):76-82.
9.陈鹏, 刘铖.合并转设背景下本科职业教育推进的民众阻抗及其消解——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民众舆情分析[J].教育研究(CSSCI),2022,43(06):112-123.
10.刘铖, 陈鹏(通讯作者).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多重身份冲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教育民族志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2,42(02):18-27.
11.米勒, 陈鹏, 纳德勒.美国高等学校教师共同治理的组织结构与效率——以教师评议会为例[J].教育研究(CSSCI),2021,42(06):82-91.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陈鹏, 范诗聆.虚拟空间中的游离:大学生“在线逃课”的质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21,42(02):73-81.
13.查英, 陈鹏(通讯作者).劳动教育关照幸福的三重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0,40(24):44-49+66.
14.陈鹏.现在的历史:校园欺凌的个人生活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9,39(22):55-61.
15.陈鹏, 王辉.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生产、分配与消费——话语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CSSCI),2019,40(09):110-119.
16.陈鹏.“双一流”时代二级学科的困境与出路——以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J].江苏高教(CSSCI),2019,(08):97-102.
17.陈鹏, 刘珍珍.第四阶段浸入式项目:英国普职衔接的模式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9,46(07):54-64.
18.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开启职业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8,38(19):21-27.
19.陈鹏.供给侧视角下职业教育生源的早期培育研究[J].江苏高教(CSSCI),2018,(02):85-89.
20.陈鹏, 邵小雪.14~16岁学园:英国普职教育衔接的典型模式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7,44(11):94-105.
21.陈鹏, 陈沛酉.双课程整合视野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新解[J].江苏高教(CSSCI),2017(04):89-93.
22.陈鹏, 肖龙.英国高中核心数学课程的缘起与运行框架[J].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7,39(03):67-74.
23.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5,(17):15-20.(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24.陈鹏, 庞学光.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CSSCI),2015,36(06):70-78.
25.陈鹏.职业教育课程整合:嬗变、经验与反思——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的视角[J].江苏高教(CSSCI),2014,(05):142-145.
26.陈鹏, 代建军, 胡仁东.十五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规划[J].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14,(08):12-17.
27.陈鹏, 庞学光.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及其整合的概念解读——职业教育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CSSCI),2014,(05):20-26.
28.陈鹏.美国职业教育学术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CSSCI),2013,40(03):46-54.
29.陈鹏, 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CSSCI),2013,34(01):101-107.(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30.陈鹏, 庞学光.论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僭越与人本性追求[J].江苏高教(CSSCI),2012,(06):147-150.
31.陈鹏, 庞学光.激荡中的沉淀:沉思教育学的原理与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CSSCI),2012,41(06):66-72.
32.陈鹏, 庞学光.基于学术能力培养的美国高职课程实证研究——以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J].比较教育研究(CSSCI),2012,34(06):53-57.
(三)中文核心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李欣冉,卢杰,陈鹏.教育家精神的生成机制与涵育路径——以江苏省首批“苏教名家”为对象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5(23):3-8.
2.朱雪敏,陈鹏.张謇教育家精神的源流、特质与当代价值[J].职教论坛,2025,41(08):65-74.
3.陈鹏,于醇鑫,李文华.我国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话语生产与空间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5,46(24):21-29.
4.陈鹏, 李欣冉.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及优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24,(23):5-13.
5.陈鹏, 童欣安.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生成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30):37-44.
6.陈鹏, 朱雪敏.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话语表征及优化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28):14-26.
7.陈鹏, 胡永川, 唐婉莹.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生成与转化——话语分析的视角[J].职教论坛,2024,40(08):90-99.(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25年第1期全文转载)
8.雍蓉,陈鹏.从职校生到博士生的个人成长历程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的案例分析[J].职教论坛,2024,40(03):42-53.
9.陈鹏.长学制人才培养视域下中高职一体化的省域实践——以江苏省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3,(19):37-45.
10.陈鹏, 吴琼.以中国式现代化赋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新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4):5-10.
11.陈鹏, 朱长江, 赵强.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话语变迁:基于LDA模型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3,38(05):13-27.
12.刘铖,陈鹏.作为“文化人”的乡村教师何为——一个文献对话中的学术反思与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4):30-35.
13.孙羽,陈鹏.何以传承: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工匠精神的机理与推进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0):37-42.
14.刘铖,陈鹏.新生代乡村教师“共生性”文化生产的可能与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3):32-38.
15.陈鹏, 刘铖.儿童职业意识的结构及其优化路向——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分析[J].职教论坛,2022,38(04):29-36.
16.陈鹏, 刘铖.“三孩”何以赋能中职发展——多孩家庭的职校选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4):5-11+32.
17.陈鹏, 李锋.技术科目何以进入高考选考科目:逻辑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7):11-16.
18.陈鹏.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意蕴[J].教育与职业,2019,(12):12-18.
19.陈鹏, 李蕾.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探源与维度界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5-12.
20.陈鹏.全人教育视角下真善美何以铸就匠人之“技”:促动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7):11-17.
21.陈鹏, 王辉.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嬗变与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6):6-13.(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22.陈鹏, Schmidtke,C.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嬗变、规律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8,(02):6-12.
23.陈鹏.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J].职教论坛,2016,(27):10-15.
24.陈鹏.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的整合意蕴之透视[J].职教论坛,2016,(09):84-89.
25.陈鹏, 俞程.职业启蒙教育的“未启”与“开启”——基于一所小学个案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06):70-75.
26.陈鹏, 范明慧, 罗丽萍.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课程模式及其整合意蕴[J].职教论坛,2015,(24):17-21.
27.陈鹏.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01):32-37.(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28.陈鹏.澄明与借镜:美国职业教育人本主义意蕴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2,(28):41-47.(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29.陈鹏.结构功能主义的失衡与守护——职业教育个体服务职能的追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05):84-88.
(四)报纸论文
1.陈鹏.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6-14(04).
2.陈鹏.学生欺凌:伤害有多大?影响有多远?[N].人民政协报,2024-04-14(11).
3.陈鹏. 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的“亮点”与“锚点”[N].光明日报,2024-03-05(06).
4.撬动职业教育 点亮“零工”美好生活[N].人民政协报,2023-04-28(10).
5.陈鹏.从“就业蓄水池”到“技能抽水泵”:推动“零工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大有作为[N].中国教育报,2023-04-04(05).
6.陈鹏.读完职教本科,能上研究生吗[N].光明日报,2021-10-05.
7.陈鹏.职校本科生也有升学通途[N] .中国教育报,2021-09-22.
8.陈鹏.职业院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19-03-05.
9.陈鹏.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路径探寻[N].中国教育报, 2018-09-18.
10.陈鹏. 职业启蒙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5-6-25(9).
11.陈鹏.“中国制造”谁来造[N].中国教育报,2016-05-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