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简报No.5|授课教师讲座第7场

时间:2021-07-16浏览:12设置

7月14日午,由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在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06报告厅持续进行。授课教师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高伟教授。

主讲人简介

高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社科英才,教育学原理方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师教育团队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在《哲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

授课教师讲座第七场 高伟:中国教育哲学何以可能

中国哲学需要向世界说明它是什么,因而哲学界的人一直都在努力做中国的哲学;同样,教育学界的人也应该努力解释或做出中国的教育哲学是什么。高伟教授以“中国教育哲学何以可能”为题,展开了今天的讲座。

一、概念辨析

展开该命题,需从八个相互关联的核心概念辨明出发。一是中国教育哲学指的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以中国思维方式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与建构。二是“中国的教育哲学”,与中国教育哲学相近,更强调归属。当它与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相勾连的时候,一般指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三是“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指在比较中所体现的个性;在世界性中所体现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即打上“中国”烙印的教育哲学)。前者是事实,后者是价值。四是“教育哲学在中国”,更强调教育哲学的普世性,在“地理中国”意义上的研究或建构。五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经过不断创造和革新并以变化了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教育之中的教育哲学观念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于述胜,于建福:《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六是“中国现代教育哲学”指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教育哲学。既非传统的,又非西方的。七是“中国教育的哲学”,一般是指当下中国教育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八是“教育哲学本土化”,指寻找教育哲学共通性的一种智识努力,原生与自生性的融合。其活动方式主要是翻译、解释、比较。

二、分析框架

对核心概念“中国教育哲学”的清晰把握,使理解此一概念的立场、视角展露无遗,由此,以此概念为核心的分析问题的基石——分析框架——夯实出来。分析是指通过松动或分解的方式“展开”(spread out),框架则与结构、系统性有关。分析框架的确立意味着在一个相对明确界限之内系统地对内部连接方式或表达方式的要素进行解释。在说明与理解的对抗中,现代哲学认识论发展出了一套新的“释放”意义的方式,那就是把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来把握,从而理解不再是从属于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源始地从属于人的世界经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而鉴别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当代社会的发展,就有必要把中国社会发展放置在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放置在近代之后的历史中。由此,可确立分析中国教育哲学的认识论框架。时间—历史维度,把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放置在中国历史之中特别是近代之后的历史中去考察,七十年的中国教育哲学,既是对它的前史继承的结果,也是推进和变革的结果,更是开启未来的动力。空间—比较维度,把中国教育哲学发展放置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交往的框架之中去考察,东西文化的优劣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论,以及中西文化解释学,都是在中国近代之后的文化反思中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与交往过程中才得以产生的。现实—实践维度,把中国教育哲学放置在中国大教育实践的框架中去考察,教育哲学是否在进步,关键在于它能否进入它的时代以及解决它所在的时代的教育问题。

三、 从分析框架中能“看”出什么

第一,可看出多元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什么。中国教育哲学发展所承担的根本任务,以及中国教育哲学业已完成的一切,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所有中国的教育问题在这一意义上都是教育的中国问题。而中国的问题,近代以后,就是现代化的问题。教育哲学对所有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虑,都无一不是围绕着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曲折展开的。从问题到课题,从价值到方法,从内容到形式,现代化都是贯穿七十年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唯一的力量。第二可看出内生性与外源性的辩证统一性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教育哲学的内在性;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哲学,则是教育哲学的外源性。教育哲学无论如何都是被需要的,能否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检验教育哲学价值的最终标准,它的所有的内在性真理都必须让渡于它是否事实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三,可看出中国特色与气象显现之间的构造图景是什么。所有“教育学中国化”的特色话语所致力于解决的症结其实都在于以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救治中国之病以实现强国梦以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一过程所处理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并处理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教育思想以适应现代社会之需要;一是反思并处理好中国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的关系,特别是传统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的关系,以很好地“接轨”,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获得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对话的能力。

余论 建构有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

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思想创造的伟大工程,是一个在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等层面不断确立价值立场,重构问题意识,回归教育实践的系统创造的思想工程。思想创造不仅是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哲学的根本任务,也是现代文明对中国教育哲学提出的根本要求。中国道路、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理论的独特性需要在教育哲学的原创性中展现出来,而教育哲学的原创性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新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教育哲学因此主要不是一个“学”的问题,即学科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思”的问题;主要不是一个文本的问题,而是如何行动和实践的问题。

提问与讨论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贺婷同学问道(线上):教育哲学有待被思考,不是作为历史事实证明,而是历史事实背后发生在过程之中的思想观念。思之本质在于是否能把握住其背后贯穿始终,一以贯之的思想,我“思”的是向我显现的东西。这是否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身心二元论不同呢?想请老师对其中的关系做一下区分。

高老师回应: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多种多样的阐释。其中一种跟你说的身心二元论有关系。我们姑且承认这点再来讨论。身心二元论,是从对人自身的认识出发而得出的分类。简而言之,人由这两部分组成。我所说的思的本质,是去揭示事实变化背后的观念及其变化,大体是从事实与其相关观念作出的区分。

西北师范大学乔茂凤同学问道对于之后想从事教育哲学研究的同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规划?

高老师回答:有此志向相当值得鼓励,我们需要更多的对教育的反思和中国教育道路的探索力量。有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因而,学习教育哲学,要有对教育、教育思考的热爱,然后按照这种热爱认真解读哲学、教育哲学的经典著作,努力睁眼看世界,并尝试练习将二者结合起来,最后探索出自己的道路来。

江苏师范大学刘铖同学问道高老师,您提到了要探索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并且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具有“拥抱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双重主题变奏,然而“现代性批判”也同样是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概念,比如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努力,即同一性思维批判、工具理性批判等。当然上述被批判之物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然而,中国自己的现代性问题中的中国特有的现代性批判是如何的呢?

  高老师回应很好的问题,这就是现象学、教育现象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象学的诞生,其中一个重要的起源,就是对西方哲思中突出的“主客二分”的批判反思和尝试解决。现象学讨论的主要概念是“意识”,或者意识的“意向性”问题。所以,它不讨论你意识到的东西,与外在的客观实在,是不是相符的,这是传统的真理观。对现象学而言,要讨论的是意识是如何显现出来的、如何“这样”显现出来。而这种显现,就是“如其所是”。我所说的事物的主动,不是事物的能动性,而是我们总要与事物打交道,也就意味着,事物总会向我们显露出跟我们打交道的那一方面。有时候,首先不是我们看向事物,而是事物显露出来的那一方面吸引我们,我们才去看它。是在这个意义上的“主动”。

  刘同学接着问我们知道康德区分了本体与现象界,提出本体仅能作为信仰而存在,而后胡塞尔对本体进行了悬置,不讨论本体,只讨论事物向我们显现的那一层面,就像老师讲的,我们需要与事物共同此在,从而去理解事物自身敞开的显现。那么,就会带来一个问题是,我们的认识完全受制于我们的自我感觉,那么,上述一套原理与唯我论的界线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一种唯我论倾向呢?
    高老师回应分析、解释,一定是基于某种立场、视角的审视,只不过,这种立场、视角有些时候是隐而不显的。换句话说,总会有价值判断的。甚至我们认为客观中立的科学知识,背后也有某些价值、文化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价值判断,来源颇为复杂,有文化熏陶的、时代孕育的、教育教化的、媒介宣扬的等等,也就没有统一、一致的标准,但是,虽然有这么多的来源,但是总有某种因素在某些时间占主导,在一个人的成长的某些时期起关键的定型作用。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尝试反思、不断追问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来源,会发现很有意思。比如,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吃瓜,跟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偶像、喜欢或者不喜欢躺平,是关联在一起的,而且,它们有不同的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来源。有一致的价值观,但是,它的教化却多渠道。

 

高伟教授论著拓展阅读

1.《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

3.《优质观课的理论与实践》,香港教育学院2008年10月。

4.《回归智慧,回归生活:教师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

5.《教育良知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6.《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7.“存在的遗忘”与形而上学的终结——论科学的形而上学化与形而上学的科学化》,《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8.《知识论批判:一种教育哲学的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4期。

9.《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10.《自我的寻求:中国教育哲学的自我认同》,《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