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简报No.4|学术工坊一

时间:2021-07-15浏览:10设置

       7月12日下午,由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在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06报告厅有序开展。今天是暑期学校的第一次学术工坊,学员们按照安排,分线上七个小组和线下三个小组,在刘通博士的主持下进行了热烈的对话与交流。



主持人简介

       刘通,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优博”引进人才,教育学博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课题3项。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在《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教科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教育作为人的正义》、《论教育学的本源性危机》《论海德格尔的教育伦理思想》等的论文。

 

主持人开场“破冰”

     “学而思则行,在讨论中才能迸发思想火花”是本次暑期班的贯穿始终的学习精神。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需要与人对谈、交流。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的,继而方可在孤独中进行更深入地加工和表达。活动中,刘老师首先欢迎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参与本次讨论活动,并提出希望明年可以与线上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接着刘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本次工作坊活动的规则:十一组同学按照三个主题分别进行讨论,每个主题讨论40分钟,发言的小组提前报备,按照报备的先后顺序发言。


主题一 教育解释与批判

       江苏师范大学刘春迎同学发言:我认为从解释学的立场来说,教育从来都是由人建构,而不是人由教育所建构。薛晓阳教授曾经谈到,“解释不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反映”,而是人作为自由动物的表达、想象和创造。”因此,教育学的解释力具有能动性,且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接受教育构建自身对于教育的解释,学生所理解的教育知识并不一定与教师本身所想要传达的完全重合。教育批判的前提是秉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自成体系后,外界对于教育的作用依然十分显著,既有支持又有控制。因此我们要保持自身独立性,保持教育独立性。教育熏陶避免成为精神控制,学生观念要自发地由内而外浸染、塑形直至成熟。


       江苏师范大学思远同学发言:我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教育学的科学化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教育学的科学化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事实问题,是否也可以对价值问题和意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与批判力。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是从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生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独特的角度来研究的。教育学的科学化如果将教育学研究的对象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事实问题,而将价值问题、意义问题分到伦理学研究的门类之下,我们能否进一步确证这种对教育学边界的明晰方式的合理性。


       江苏师范大学刘铖同学发言:我依次围绕这两个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一是“实证研究无法探索有关人类精神态度内在品性方面”,二是“价值问题是否应该回避不谈?”一是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角度回应。我先澄清一下实证研究既包含量化研究又包含质性研究,而非只有量化研究。其次,质性研究是一种生成性极强、生命力极强,能够解释人的内在品性的研究范式,并且也是一种教育学科学化的方式。所以认为实证研究会遮蔽人文性的方面是不太妥当的。二是我一直都认为,哲学研究与实证研究是教育学科学化研究的两大支柱,哲学研究是教育学科学化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所以,面对新问题时,哲学必须先行。同时,由于质性研究在面对新事物时也有一定的解释力,它重在探索与解释,而非验证。因此,在教育学科学化道路中,价值不会被遮蔽。


       南京师范大学刘倩楠同学发言(线上):我说一些自己的启发和理解。从项老师的报告中,学习到他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教育现象、问题,先分层次和维度剖析,然后判断层次和维度分别是什么性质,最后,依据性质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解决。我之前一直在疑惑,哲学的学科之眼是什么?黄老师的“用形而上解释形而下”的观点给我很大启发。

 

       南通大学江浩然同学发言(线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教育学的科学化。 教育学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是因为教育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模型缺乏解释力和批判力。我认为学习教育学的人,要学会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理论模型,注意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自洽。同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华南师范大学黄洁华同学发言(线上):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提示,我发现首先我们要认识教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本身,”科学“这个使用和表达首先就应该在人文的立场上,而不以自然科学的立场,项老师要做的正是”教育学的科学化“的建设路径。不是以科学统筹教育,而是关于教育学自身建设方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以上是我在思考讲座主题时产生的一点点想法,感谢之前各位老师、同学的提问与讨论,受益匪浅。


       主持人总结

       刘老师主题总结时提出做研究和讨论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这个东西的前提是什么并且要对讨论的东西有一个一致的认定。其次关于价值中立问题,这世界上真的有价值中立吗?哪怕是知识这个东西它也是有价值倾向的。


主题二 儒家传统与现代家庭教育

       江苏师范大学徐国花同学发言:家庭模式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再加上独生子女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喜欢被过多束缚。 社会结构越来越多元,家庭教育也变得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问题是:儒家的传统在当今特殊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及其面临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面前,如何将儒家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并在新时代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呢?

 

       江苏师范大学金楠同学发言:对于新儒学与现代新儒家划分的问题,关于中国哲学是否内在转向问题和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当代教育价值问题。“哲学要回答时代的问题。”对于近代来说,时代的问题是关于中国“该向何处走?”其本质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语境问题。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审视,树立起重新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安顿中国文化的目标。新儒家对于中国哲学中一些根本问题重新思考既是顺应了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势,又回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现代新儒家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遭遇西方文化挑战之际,秉持气节操守,庚续传统学术,开展了许多人文教化活动。现代新儒家在乱世中对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创新对今日建设具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仍有深远的意义。

 

       扬州大学娄琳琳同学发言(线上):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虽然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根除其传统性,那么在价值选择自由、价值选择平等的现在,我们如何去调节这种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和核心,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学思想渗透到各个阶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文化涉及广泛,因此我从德育宏观角度来说明。现在家庭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利己主义的,这样的利己主义必然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打破和谐的生存关系,人人互防,没有信任。但在儒学的文化传统中,仁义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选择,它要求人们爱人爱己,不唯利是图,提倡“睦乡邻”,做到“与邻为善”、“礼待乡曲”、“里仁为美”。现代的家庭教育围绕着物欲的满足,引导孩子追求有用性价值,而忽略了精神的满足,这样的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个体只能是缺乏德行的、空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苏州大学吴丽红同学发言(线上):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家教家风家训的建立与传承。我国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中存在许多值得当代家庭教育借鉴的地方,应该被发扬和传承。但我们需要注意,家训家风体现的是某种家庭教育理念,属于家庭教育范畴。这个前提是长辈要有教育理念,以前很多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很少有这样的家训家风,生而养之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全靠孩子自己的造化和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有待大家去挖掘、去研究。 同时我有一些疑惑需要与大家探讨:从以前的世家大族到现在的小家庭,家训家风是否还适用?它的建设条件发生了哪些改变?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得以建立、开展与维持?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难度?此外,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儿女不孝,养儿不再是防老,而是变成了啃老。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内在关系吗?农村很多地方一些恶俗很好的被传承下来,很多优良家风却被抛之脑后,而且某些“窝里斗”很普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其中母亲承担了很重的家庭教育责任,妇女教育应该被提上日程。

 

       南通大学商文芳发言(线上):我认为通过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对国家、父母、朋友等感恩的叙述,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认识感恩、践行感恩。因此,学前教育家园共育环节尤其应围绕新时代发展的理念,着眼于探索如何基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等成为植根幼儿内心深处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素养,激发幼儿内心深处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江苏大学朱雨欣同学(线上):我赞同黄玉顺教授把儒学的知识内涵分为:时代性、情境性的内容和原理性的内容。同时我认为情境性时代性很强的内容,我们就应该把他进行转化,去理解它的局限性,而不是机械套用。完全的照搬、想要回到过去是现代教育的倒退。我认为陈老师的观点很有力,推进家风建设、家国同构也是很有必要性的。但在我的认知中,“孝道”这个词,我们一听到就会想到一些封建色彩浓重、落后的一些意象,多多少少还是暗含着奴化、顺从和尊卑的意味。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亲子关系不同了,亲子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培养的要求也不同了,所以我们应当提出一个新的适应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相关提法,以促进家庭关系更为平等开放。


       主持人总结

       刘老师总结时以“养儿防老到养儿啃老”这个问题为例,提出研究一个问题或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问题从何而来?是时代的变化,是古代和现代的一种冲击,也是中方和西方思想的一个碰撞所产生的问题。其次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文化整体上看待,要从价值多元角度看待,最后我们搞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能空想化、理想化。


主题三 如何做有为而幸福的教师

       江苏师范大学党丽君同学发言:关于如何做有为的老师,我有两个不成熟的疑惑。一是育人是如何衡量的,或者它的评价指标是怎样的?二是如何保证教学水平高而科研能力弱这样一类教师群体的利益?我认为应该从教师自身和外部的制度保障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应该激发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有为意识,另外一个方面是需要给予在教学投入过多而没有时间做科研或者不善于做科研的这样一类教师所作出贡献的努力,激发他们有为的信念和信心。


       江苏师范大学陈茜同学发言:我认为,目前我们对于做幸福有为的教师这个问题多是从教师个体努力的角度出发。我们当下的公共舆论似乎有些过于强调教师的牺牲。媒体对于教师的评判也趋于两极化,不端的教师行为引发全社会对于教师的不信任,伟大若神的教师事迹也拔高了国民对于好教师的评价标准。这样的社会风气是否畸形化?如何从社会、学校、公众、媒体等外在角度促进教师幸福有为的发展?

 

       江苏师范大学徐国花同学:当今为何教师“有为”与“幸福”相冲突。那么教师拥有何种思想境界才能使“有为”与“幸福”不冲突?我认为,教师需要经历这三种境界:首先,从“无为”到“有为”的境界。乐于做教师与责任心强的老师,是会努力做到“有为”;其次是从“有为”到“无为”的境界。现实中,老师在到达“有为即无为”之前需会付出很多身体努力与意志努力。而“有为”即“无为”是教师自然而然的,无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教师在“有为”的过程中,逐渐达到“无为”的过程;最后是,从“无为”到“乐为”的境界。做一个“有为”的教师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以内心的意愿出发去做自己愿意有所作为的事情,自然而然的乐为,最终便以“有为”与“幸福的生活”两者的平衡为结束。真正的幸福是教师内心主动趋向在教育事业中获得自身的价值感。,视教育作为兴趣,内心享受教育,完全投入其中忘记外部的艰辛与内心的欲望,寓教育为生命之乐。

 

       江苏师范大学金楠同学: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也同样有古典思想的渊源。追寻理想的道路漫长,请每个人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

 

       江苏师范大学刘春迎同学:孔子有一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现在也有一句话 “有为才能有位”。不过很多人却把这里的“有为”理解成狭义的“有为”,即学术理论成果产出,辅助教育实践成果呈现。而付教授所讲的是一种广义的“有为”,那到底是广义的“有为”更具有生存力与发展力,还是狭义的“有为”更具有生存力与发展力?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一下社会大背景——当下教师教学、研究两手抓是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实现二者的平衡,以广义的“有为”为基础,从最开始广义的“有为”向狭义的“有为”靠拢。不把教师特殊化、神圣化,或许教师的压力会少一些,发展自由化,而不带有被迫性,有为与幸福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南通大学党悦同学发言(线上):从潘老师和自身的教学经历中 ,我学到了有为教师,可以是讲好课,在教好书上有作为,在育好人上有作为,让授业解惑实起来;在做研究上有作为,让学术思想树起来。三者占其一二,就已经是踏上了成为有为教师的道路。我认为教好书很重要,然而育人也一样重要。关于教师的研究,我认为行动研究就是进一步能够提升作为教师的专业地位和尊严的实践方法。我们在走入岗位之前保持一个有问的心态,善于从教学工作和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并尝试着解决,以此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