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教师代表陈健在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时间:2020-09-26浏览:866设置

      9月23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导师见面会中,陈健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进行发言,他以一个老研究生的立场,跟同学们分享了三点个人的体会:必要有健全的求学态度;务以专门求通达;学问之道,深造之以自得。陈老师的发言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需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以下为陈健老师发言的主要内容,供同学们参考学习,希望能对我院2020级研究生有所启发。

      与大家分享的第一句话:我们来此求学,必要有健全的求学态度。

      从大家决定考研的时候,或明或暗,内心里都会有一个想要深造的愿望。至于这个愿望与自己人生的“志向”有无必然联系,可能还是个未知数。中国历代相传的学问之道,都是先讲“立志”。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写过有名的《诫子书》,里面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面还有两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很明白,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才学,非先立志不可,而且,要立大志,立长志。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大家也很熟悉,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被贬贵州,经“龙场悟道”后,创建了龙冈书院,聚徒讲学,并为天下求学者立下了著名学规。其中第一条便是“立志”。他告诫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在他看来,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百工技艺,人人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但是首先必须立志。从古今中西历史来看,无论研究哪一门科学艺术,都离不开精神的最大努力,离不开高度的专心致志和辛勤汗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勤奋和敏锐的观察力。鉴古通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问有无明确的求学志向?我们的志向,是为潜心追求真理与学问?是为成就自己更完美的人格?还是只求毕业之时谋求一个好的职业地位?求学之初,我们对于“学术”必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学术的目的在探求真理,与此同时,学术也讲求效用,这个效用不是狭隘的功利目的,而是造福人类!前几天,我们都收看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钟南山院士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张定宇、陈薇院士获得“人民英雄”国家称号,举国为之欢庆。我们要看到,在他们巨大成就与贡献的背后,仍是研究者求真务实的学人本色。他们身上的光环,不只是荣誉与丰碑,更是研究者对学术真理的探求、对造福人类的践行。同样的,作为普通学子,我们有幸成为学术殿堂中的一份子,理应向这些前辈学习,要相信只要好学不倦,自然学有所成,也自然学有所用。只是,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放弃功利主义的人生观,而采取一个崇奉真理的学术观。经验告诉我们,在求学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为真理而生活”,到了学成之后他才能够“真理为生活而服务”。因此,“好学崇真”是每一个求学者应有的健全态度。

      与大家分享的第二句话:务以专门求通达。

      经过了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的普通教育、博雅教育,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和心智能力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接下来的研究生阶段,我们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将接受新的检验与考验。首先,我们要看一看,前一阶段的教育对于我们的心智的训练有没有实现这样一个效果,即“将知识的客观对象从主观的、抽象的,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其次,我们要放宽心胸和视野,去接触更多的领域、探求更多的未知。这才是进入研究高深、系统学问阶段应有的思想与心理准备。专门化教育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早在一百年以前,面对学术专业化的时代环境,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就发出了“以学术为业”的呼喊,批判把学术作为一种物质的职业看待,以精神志业的高度给予学术以崇高定位。而今天,我们的教育、文化、社会变革都面临一个重大难题,即如何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发展。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任何领域的创新与进步都会牵涉到多领域的资源、信息、知识、思想整合。小到一个技术产品如手机、一个小程序如微信、淘宝,都不简单是一个技术问题,里面包含了信息通讯、数据分析、社会心理、消费习惯甚至是伦理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综合与诉求。大到学术研究领域更是如此,比如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按照最新的学科定位,我们把它归入综合学科(与那些独立学科、交叉学科相对)。综合学科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了古往今来的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观念、以及对过往一切教育研究的反思。如此广泛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根本性挑战,任何单一化的研究方法,不管是科学的、哲学的、还是艺术的,都无法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过去那种以为靠移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或是满足于日常经验的总结就可以解决教育问题的观念被证明是靠不住的。今天的教育研究,讲求的是哲学方法、科学方法、艺术方法的综合运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研究集人类研究方法之大成。这对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当然,对于立志于学术探究的人而言,也会增加无穷的乐趣,因为它会将我们从一个专业领域带入通达的人类知识体系,也会让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历史、未来融为一体,避免被异化的可悲之境。关于这方面的思考,推荐同学们去读一下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这本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科研能力的决定因素就不再是知识的继续累积,而是思想方法的批判性和创造性”。这一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科研工作与学习的人去深思。

      与大家分享的第三句话:学问之道,深造之以自得。

      这句话出自《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我们来此求学是为了深造,深造的目的是想让自己有真正的收获,因为这样得来的东西才能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这是孟子的智慧给我们的启示。他讲的自得,就是自己去收获,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是为了自我身心发展、气质变化的,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只有把自己培养造就成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类服务。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孔子才会教育弟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家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将面临自修能力的一次全新考验。如果说本科阶段的教育同学们还可以得到老师苦口婆心的指导的话,研究生阶段则全然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的责任只在青年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使其自求与前,自得于后。我们的古人论教育,只言学,不大言教,也正是这个道理。这种对“自修”的强调,也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的原理。“自修”的第一步要有“自明”,也即每个人的“自觉”能力,这是理智教育的第一步;此外,尚需“自强”,自强是意志与情绪教育的第一步,唯有自明与自强,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由教育带给我们的获得感,也才有望赢得自由的人生。对于自修的重要性,民国时期的大学问家胡适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他讲到,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从自修而来,自修的能力是求学问的唯一条件。在自修的能力中,胡适最看重的是“看书的能力”。如何读书?古人有太多的经验之谈,比如宋代大儒朱熹,总结读书的秘诀有六点:第一,要循序渐进。“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第二要熟读精思。熟读,就是要“使一书通透烂熟”,精思,就是要“看得是了,未可便说是,更须反复玩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第三要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此外,还有“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的话虽针对古人读书而发,但对于今人仍有很大启发意义。

      陈健,历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思想与实践研究”基地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教育史、留学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般项目1项(“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留学生档案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一级子课题2项(“民国时期留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留学档案整理与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法政速成科讲义录》与清末西学新知传播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留日法政教育与清末知识人的国家建制构想”)。近年来,在《史学月刊》《史林》《江苏社会科学》《历史档案》等CSSCI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并有多篇文章被海外书刊全文翻译转载。代表论文:《胡汉民主权国家论与留日国际法教育》《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讲义录>学术价值评析》《杨度君主立宪思想论解——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梅谦次郎与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建立》《清末军事留学生派遣考》等。



同栏目信息

热点信息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36226 电子信箱:Edu@jsnu.edu.cn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